蟹之文化

阳澄湖大闸蟹的公开秘密

    阳澄湖大闸蟹之所以能被誉为最优质的大闸蟹,与两个人的作用分不开。

  民国早年的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,是个嗜蟹之人。他每年深秋必要南下行医一次,“醉翁之意不在酒”,他是借行医之名去吃蟹。他对蟹的见识很深,把各地的蟹分为六等:一等是湖蟹,阳澄湖、嘉兴湖的是一级,邵伯湖、高邮湖的是二级;二等是江蟹,芜湖的一级,九江的二级;三等是河蟹,清水河的一级,浑水河的二级;以下则四等溪蟹,五等沟蟹,六等海蟹。阳澄湖的蟹排在一等一级,当然是“状元”了。

    另一位是章太炎先生的夫人汤国犁女士,其诗曰:“不是阳澄湖蟹好,此生何必住苏州”。

  阳澄湖大闸蟹的名噪天下,除了和这两位知蟹之人的追捧有关外,还有不可复制的秘密。为了探询这个秘密,我也在阳澄湖最中心的船坊上,享受了一回“右手持酒杯,左手持蟹螯,拍浮酒船中,便足一生亦”的闲情逸致。

  “螯封嫩玉双双满,壳凸红脂块块香”。阳澄湖大闸蟹的独特滋味,是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所赋予的。首先,阳澄湖是长江口大闸蟹洄游路线上距离入海口最近的一个湖泊,水深只有1.5-2米,水质清澈、水草茂盛、水面大,自然条件得天独厚。第二,湖中水草丰盛,不仅为大闸蟹提供了丰富的食料,也把它们腹部的甲壳打磨得洁白晶莹;而湖底硬结的泥土给大闸蟹提供了良好的运动场地,在铁板沙一样的湖底大闸蟹锻炼得四足坚实有力,肉质也更加富有弹性、味道甘甜。因此,阳澄湖大闸蟹便有了“蟹中之王”的盛名。如今,随着养蟹业的迅速发展,阳澄湖大闸蟹一枝独秀的格局,正在悄然发生变化;阳澄湖的秘密,也演变成了养殖优质大闸蟹的“阳澄湖生态条件”。

  除了阳澄湖所具备的水环境和湖底条件之外,在现代养殖中,还有三个必要的条件:第一,蟹种纯正。纯正的长江蟹种是大闸蟹能否长大的关键。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是看蟹的三对脚,以纯正长江蟹种养成的大闸蟹蟹脚比较宽,蟹苗的好坏价格差异在一倍以上。第二,养殖的密度。人工养殖的密度最好是300只/亩,放养蟹苗数量过多,也会降低大闸蟹的品质。第三,饲料的选择。应该以天然的食物为主,人工辅助地喂一些小鱼小虾和螺蛳。 

  养大闸蟹其实会对湖水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污染。因为阳澄湖水面面积本来很小,湖水的自我更新能力又不够,过度的养殖已经使得阳澄湖中的水草很少了。现在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,一般个头都不是很大,公的5两、母的4两,最大的特点是壳薄肉甜,但成熟上市期很短,产量也有限,11月底之后就没有了。我们品蟹的船坊主人有两块30亩围网的水面。他有点伤感地说,3年前在这里还可以一眼望到水草,而现在已经看不见了;现在湖里的蟹一般只能长到3两,四五两的都很少。望着远处灯光闪闪的阳澄湖大道,这位养蟹人跟我说,公路那边的阳澄湖水域叫小西湖,水质很好。

  长江水域众多的湖泊中还有符合“阳澄湖生态条件”的水面吗?对大闸蟹美味的挚爱不断地挑起我的好奇心。在上海水产大学王武教授那里,我得到了肯定的答案:长江流域符合五个“阳澄湖生态条件”的湖泊很多,未来几年优质的大闸蟹会出产在一些中小湖泊中。

  在香港和上海名声很大的“蟹王”张志强,做螃蟹生意已经20多年了,他当年在香港的电视节目上教人吃大闸蟹,使得大闸蟹至今仍风靡香港。他以20多年收购大闸蟹的经验绘制的“志强藏蟹图”,让我看到了阳澄湖之外更广阔的优质大闸蟹产地。“英雄不问出处”,只要蟹好,何必一定阳澄湖?

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http://www.suzhouweiting.cn .

返回